隔离DC/DC转换器

本白皮书分享减少故障原因和简化设计的指南及建议,同时附上应用示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1.关于 DC/DC 转换器

DC/DC 转换器是可以将直流 (DC) 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直流电压的电源;换句话说,它们可以像隔离变压器或者升压或降压变压器一样工作,但使用的是直流电源而不是交流 (AC) 电源。

由于变压器只能使用交流电,因此所有 DC/DC 转换器内部都是直流到交流再到直流模块:


图 1:DC/DC 转换器的基本布局

2.隔离 DC/DC 转换器

虽然 DC/DC 转换器没有输入输出隔离,但大多数 DC/DC 转换器使用内部变压器,输出与输入电气(电流)隔离。分离的输出可用于提供浮动电源,或产生不同的电压轨和/或双极性轨(图 2)。由于输出与输入隔离,输入或输出侧的基准电压可以任意选择(图 3);例如,DC/DC 转换器可以用来改变电压极性(例如,从 +5 V 输入得到 -5 V 输出),增加电压(例如,从 +5 V 电源电压得到 +12 V 电压),或从单个电源产生双路输出(例如,从 12 V 电池得到 ±5 V 电源)。这一特性使 DC/DC 转换器用途广泛。输出相对于输入浮动也非常有用;隔离可以断开接地回路,从而消除电气系统中的噪声,输出极性可以自由选择,当然,隔离屏障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元件,可用作防止电击或短路危险的保护措施。



图 2:DC/DC 电源配置示例

3.隔离级别

有三种主要隔离级别:

  • 操作型或功能型(输出隔离,但没有故障保护)
  • 基本型(变压器提供单一故障保护)
  • 增强型(两种独立的绝缘方式提供双重故障保护)

那么这些定义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变压器结构呢?

4.操作/功能隔离

输入和输出绕组直接缠绕在环形铁芯上,依赖于漆包线的厚度进行隔离(图 3)。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变压器尺寸非常紧凑,尽管尺寸小巧,但可以承受高达 4 kVDC/1 s 的隔离电压测试(例如 RFMMRKE series)系列)。

图 3:环形铁芯变压器示例
另一类变压器结构是将输入和输出绕组缠绕在绝缘线圈骨架铁芯上(图 4)。

这种方法仍然依赖于线圈周围的漆膜绝缘,但塑料骨架将导电的铁氧体芯与绕组隔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变压器尺寸非常紧凑,可以提供更大功率,并提供高达 6 kVDC/1 s 的隔离耐压(例如,REC5/H6 系列)。


图 4:骨架变压器示例

5.基本隔离

在骨架型变压器中,输入和输出绕组并未直接相互绕制,而是由独立的隔离屏(如绝缘膜)进行隔离(图 5)。

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距离也适用(参见表 1)。这种方法可用于尺寸较大的变压器,其中有足够的空间在绕组之间添加胶带或薄膜层(例如 RPA60 系列)。

图 5:具有基本隔离的骨架变压器
对于尺寸非常紧凑的低功率 DC/DC 转换器,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提供基本隔离,而不会使变压器尺寸过大。图 6 显示了一个使用塑料隔离桥物理分隔两个绕组的变压器。

此外,铁氧体环形铁芯完全封闭,因此它也与绕组独立隔离(例如 RxxPxxRxxP2xxRV series) 系列)。

图 6:桥式变压器
制作基本绝缘变压器还有另一种方式,即采用壶形铁芯。在这种构造方法中,铁芯和一个绕组放置在一个充满环氧树脂的塑料壶中。装上盖子,然后通过中间的孔将第二个绕组缠绕在整个结构上。RP 系列中采用这种结构。



图 7:壶形铁芯变压器结构

6.增强隔离

采用增强隔离时,输入和输出绕组由至少两个独立的物理隔离屏障分隔(图 8),并且变压器的爬电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比基本隔离更高。具备增强隔离功能的 RECOM 转换器包括 RxxPxx/RREC6-RW/R 以及 REM 医疗级系列。.



图 8:爬电距离增加且有双层绝缘的增强型变压器结构示例
(图中以黑色粗线显示)

7.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以点对点(电弧距离)测量。爬电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表面(追踪距离)测量。



图 9: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定义


Isolation Class Input Voltage 15VDC / 12VAC 36VDC / 30VAC 75VDC / 60VAC 150VDC / 125VAC 300VDC / 250VAC
操作型/功能型* Clearance 0.4mm 0.5mm 0.7mm 1.0mm 1.6mm
Creepage 0.8mm 1.0mm 1.3mm 2.0mm 3.0mm
Clearance 0.8mm 1.0mm 1.2mm 1.6mm 2.5mm
Creepage 1.7mm 2.0mm 2.3mm 3.0mm 4.0mm
Clearance 1.6mm 2.0mm 2.4mm 3.2mm 5.0mm
Creepage 3.4mm 4.0mm 4.6mm 6.0mm 8.0mm

表 1:相对于输入电压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典型值
*对于功能隔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变压器外部测量。


注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基于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总和(例如,24 V±10% 输入,5 V 输出 = 31.4 VDC 工作电压),而不是主电源电压,除非转换器针对特定工作电压(例如,250 VAC)进行了规定。

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也取决于其结构:

功能设计的内部电气间隙仅等于变压器漆包线的厚度,例如 0.016 mm。桥式变压器结构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等于隔离桥的厚度 (2 mm),而壶形铁芯结构的电气间隙等于塑料壶壁厚的两倍 (0.5 mm + 0.5 mm),但爬电距离至少为 3 mm。

使用三层绝缘线 (TIW) 或完全绝缘线 (FIW) 的增强型变压器可以满足变压器内部增强绝缘的需求,仅使用线本身,但仍需满足变压器与相邻元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要求。标准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分离也适用于所有其他元器件;例如,光耦合器和桥接任何隔离间隙的 EMC 电容器...

想要阅读整篇白皮书吗?

应用